在狂风巨浪汹涌澎湃的福建平潭海峡这片被喻为“风暴王国”的海域,活跃着一群被称为“大桥守护者”的专业人士,他们如同医学界的妙手神医,早早预见并及时诊治大桥的潜在问题,特别关注于悬拉索系统的健康状况。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巍峨矗立,这座全长16.34公里的大桥隶属于南铁福州工务段管辖,是中国首座、全球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大桥穿越元洪航道、鼓屿门水道及大小练水道,最大跨度达532米,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极端气候条件,给大桥尤其是斜拉索的检修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今年的春运期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首次启用了最先进的爬索机器人,对斜拉索进行外观巡检。
1月8日上午10时许,寒风凛冽中,一款名为“桥梁缆索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设备,对大桥主跨斜拉索进行细致检查。这款机器人集成了前沿的驱动系统、视频采集系统、雷达探测系统、速度控制系统以及陀螺防翻转系统等,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实现全时六驱、自主升降、精准导航定位和远程遥控,确保高空检测作业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这款机器人重量仅为12公斤,外形为紧凑的长方体型。作业前团队先将机器人放置在登高车的施工平台上,启动动力和相机电源,通过旋钮调节使机器人的内径略大于斜拉索直径,并适当设置导向轮位置。机器人的主体结构由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和装备有编码器的电动推杆构成,即使在当天5级风力的环境下,虽使人步行艰难,但机器人依旧能稳定运行,只是行进速度略微减缓。
随着机器人的安装与启动,它在斜拉索上疾速攀爬,仅仅30多分钟,便完成了对一根长达300米斜拉索的全面检测。工务段的工作人员一边通过高清显示屏实时观测机器人的行进路线,一边紧张地记录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这款机器人具有优良的耐温耐风性能,可以在零下40℃至40℃的温度区间和风力小于6级的条件下工作,甚至在小雨小雪天气中依然胜任。它可以检测直径介于100至200毫米的斜拉索,遥控操作半径超过1公里,依靠24伏的动力电机行走,最高行走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0米。
机器人检测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录制的录像进行细致回放检查,确认可能存在的病害。相比于过去的望远镜人工观测方式,现在通过机器人完成一根斜拉索的检测,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安全风险,还可以覆盖斜拉索顶部及侧面原先难以观测到的部分。原来一天仅能检测4根斜拉索,而现在两台机器人在15天内即可完成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部304根斜拉索的检测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检测效率。
正是得益于这款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辅助,自从平潭海峡公铁跨海大桥通车以来,30名桥梁工不分昼夜轮班值守,足迹遍布大桥每一个细微之处,用心呵护,防患未然。即使在春节期间,仍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为大桥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